审判监督程序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11
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具有极高的权威,他可以判处任何的违法犯罪的人的行为,他影响着罪犯的财产、自由乃至于生命,而一旦法院判决错误,这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应当极为慎重。在我国有审判监督程序,它是专门对法院的生效判决的监督,到底审判监督程序的含义是什么,当事人如何申请提起再审呢,以下是手心律师网小编做的一些整理。
审判监督程序的含义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为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依法再次进行审理的一种特殊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
审判监督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 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监督的一种方式。
-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理由必须符合法定要求。只有在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并经过法定部门审查决定后,才能引发审判监督程序。
- 根据审判实践,只有在经过一审法院审结的案件中,无论是自行再审还是指令再审,都适用一审程序。当事人对于一审作出的判决、裁定有上诉的权利。
当事人申请提起再审的问题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依据及条件
当事人发现已经生效的裁判、调解协议存在错误时,可以在该裁判、调解协议生效后的2年内提出申请再审。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第179条、第180条的规定,符合以下法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再审,但不会停止裁判、协议的执行:
- 有新的证据可以推翻原判决、裁定。新的证据是指在之前的审理过程中未发现,当事人也未提供的证据。
- 原判决、裁定所依据的主要证据不足。
- 原判决、裁定适用的法律存在错误。这种错误并非出自当事人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是在经审判人员判断后确定存在错误。
- 人民法院在审判中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裁决。
- 审判人员在审判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 有证据证明违反自愿原则。
- 调解协议内容违法。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
当事人申请再审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如果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再审,并经审查符合条件,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令再审,也可以提审。
如果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应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立案,并作出中止原判决、裁定执行的裁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应裁定驳回申请。
不得申请再审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1条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以及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维持原判的案件和生效的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案件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但是,如果离婚案件中涉及财产分割部分的判决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规定,应立案审理。未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纠纷可以另行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