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程序的概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特别程序法律知识

特别程序的概念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5-24

 
84445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法律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法律知识我们应该知晓。,法律发展史可以说是历史渊源,对于特别程序来说早在古罗马就有类似特别程序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特殊程序,与此对应的是概念是通常诉讼程序。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法律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法律知识我们应该知晓。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特别程序的概念。

特别程序的概念

特别程序是指适用于我国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一种程序。特别程序属于民事第一审程序,与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相对。

一般规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述案件时,必须遵守以下一般规定:(1) 在法律适用方面,首先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特别程序的规定。如果这些规定不能满足需求,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其他规定,如总则、普通程序,但反诉、和解等不能适用。如果其他法律规定了诉讼条款,也应当加以适用。(2) 除选民名单案件或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判外,其他案件均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判。(3) 特别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度,所作判决和裁定,自送达之日起,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准上诉。(4) 在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争议,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按照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另行起诉。(5) 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除选民资格案件须于选举日前审结外,自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或者公告期满一个月内审结。(6) 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不需要交纳诉讼费用。

特别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区别

特别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一种,与普通程序相对。普通程序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一般包括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是指民事诉讼法对法院审理某些类型案件另行规定的程序,不同类型的案件适用的程序也不相同。各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特别程序的规定存在很大差异,划分标准和种类也不相同。

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类型

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1. 非讼事件:包括宣告失踪人死亡、宣告公民无行为能力、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等。法院审理这类事件的目的是在没有民事权利争议的情况下,确定公民或法人的民事权利和一定的法律事实是否存在。其特点是没有原告和被告,办案程序因利害关系人的请求而开始;法院不是解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执。2. 婚姻和亲子关系事件:包括离婚、确认婚姻无效和认定亲子关系是否存在等。这类事件解决人的身份关系问题,涉及社会公益,在程序上应有特殊规定,不能按照普通程序审理。它与非讼事件不同,有原告和被告,存在着民事权利义务的争执。3. 行政法律关系事件:包括对选民名单错误提出的申诉案件,对行政机关的职务行为提出的申诉案件,向公民追索税款和其他欠款的申诉案件等。法院审理这类案件,不是解决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的争议,而是负责审查行政机关的职务行为是否合法,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强制措施如罚款、没收财产等。除了以上3类,从诉讼理论上说,还应当包括破产程序。但很多国家另设破产法,作为独立的法律,破产程序不再列入特别程序中。特别程序适用于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确认调解协议、实现担保物权及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等。
延伸阅读
  1. 按件收费的案件受理费用标准
  2.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3.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4. 二审:人民陪审员的参与
  5. 调岗后不能胜任新岗位是否有资格要求补偿?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2. 法官是否有权提前告知原告判决结果?
  3. 简易程序的意义和价值
  4. 经济类刑事审判流程的程序和阶段
  5. 法律诉讼中的证明材料提交要求
  6.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7.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