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程序中法院可以进行调解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特别程序法律知识

特别程序中法院可以进行调解吗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5-02-19

 
84452
我们国家是一个法制国家,我们在遇到不能解决的纠纷案件时,法院可以为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之为法院调解,那么法院调解需要走什么程序呢?特别程序中法院可以进行调解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各位介绍法院调解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您能得到帮助。

特别程序中法院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一、法院调解

法院调解,又称为诉讼中调解,涉及调解活动、调解原则、调解程序、调解书和调解协议的效力等。它是一种制度,用于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结束诉讼、维护合法权益,并审结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诉讼中的调解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其调解协议经法院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遵循查明事实、分清是非、自愿与合法的原则,若调解无法达成,应及时作出判决。法院调解可以由当事人申请开始,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开始。

二、特征

1、法院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进行的,由此达成的协议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与当事人处分行为相结合的结果。因此,调解与当事人和解有明显区别。和解是在没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相互谅解达成的协议,它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在民事诉讼进程中,当事人和解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民事争议自行协商达成的和解;二是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达成的和解。

2、法院调解是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也是人民法院审结案件的一种方式,一旦达成调解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它与仲裁机构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的调解也有所不同。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这些机构不能行使国家审判权,因此它们的调解效力与法院调解效力也不完全相同。仲裁调解协议生效后,如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则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行政调解协议一般也不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而人民法院制作的生效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于具有给付性内容的判决,一方履行义务后,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不适用法院调解的程序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除了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和执行程序外,所有民事争议案件都可以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在庭前证据交换程序、第一审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适用法院调解方式结案。

2、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对法院调解的程序做出专门规定,调解作为审判活动的一部分散布规范在各类各级审判程序中。

3、由于调解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我国《民事诉讼法》只对调解作了原则性规定,但调解作为一种诉讼活动仍有其方式、步骤和顺序,有其开始、进行和终结的运行过程。在适用法庭调解时,应严格遵循现行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4、通过法院调解的司法实践,我们认为,任何程序的法院调解一般都要经过开始、进行和结束三个阶段。其中,调解的开始应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以法院主动提出为例外;调解的地点应选择在法院内;调解可以以达成协议结束调解程序,也可以以未达成协议终止调解。

5、一审民事案件经调解达成协议后,除法律明确规定的例外情况外,人民法院都应制作调解文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二审及再审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必须制作调解文书。在非一审法院审理中,即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也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依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或者对符合条件的依当事人请求准予撤诉。

6、此外,在实践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背靠背的法院调解方式,而应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使双方当事人能够直接交流,增加调解的透明度,真正体现双方当事人的完全自愿。

延伸阅读
  1. 海运合同的管辖权问题
  2. 民事诉讼法庭辩论技巧有哪些
  3. 被害人在判决前能否要求返还被捕地
  4. 涉港澳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5. 海事法院适用民诉法吗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3.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督促程序进行的具体规定如下:
  5. 胁迫的定义和要件
  6.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7. 什么案件能申请支付令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