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一审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一审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06

 
83621
民事诉讼法院进行立案之后,往往会开庭审理,在这时候的审理是属于一审的状态,在诉讼一审的时候原告、被告双方都是需要进行举证,而很多人对于诉讼举证事宜不清楚,民事诉讼一审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民事诉讼一审举证期限法律规定

确定举证期限

根据《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应当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举证期限,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举证期限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对于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的延长

当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补正证据,或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时,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这一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民事诉讼举证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民事诉讼举证时,当事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寻找相关法律文件

当事人应当寻找与自己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件,确定谁应负举证责任,判断自己是否有必要举证,是否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如果当事人应该举证,就必须尽力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确保证据真实合法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真实且合法。证据的真实性要求当事人不能为了赢得官司而编造、伪造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否则,不仅注定要输掉官司,情节严重的当事人还可能面临法律追究。证据的合法性主要强调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收集证据时必须使用合法手段。

把握举证中心

当事人在打官司时应当紧紧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及陈述的事实进行举证,即把握好举证中心。不应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向法院提供证据,否则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及时提交证据

当事人握有充分确凿的证据,但如果不向法院递交,这些证据就毫无意义。因此,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提交证据。在我国尚无关于提交证据的时限规定,因此原则上讲,起诉或答辩时、开庭前、开庭中,甚至二审审理时都可以提交证据。但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当事人最好在庭前交换证据,这样既有利于当事人进行事先准备,又有利于法院迅速结案。

审查对方证据

在开庭审理前审查起诉状或答辩状的机会中,当事人可以审查对方提供的证据,判断其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从而在庭审质证过程中掌握主动。
延伸阅读
  1. 法律如何规定民事追诉时效期限的
  2. 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时间与诉讼时效解析
  3. 合同被对方偷了怎么办
  4. 民事诉讼二审前可以补充新证据吗
  5. 重要证据揭示真相(刑事审判)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网络起诉怎样立案的
  2. 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吗
  3. 对省高级法院再审不服如何办
  4. 再审案件结案后不服怎么办
  5. 民事再审如何查询
  6. 审判监督再审会换法官吗
  7. 民事简易程序庭审几次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