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审判无判决书是否程序违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开庭审判无判决书是否程序违法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09-27

 
83357
很多人以为,法院的判决是开庭后接着宣判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当庭宣判的少之又少。所以开庭审判无判决书不一定就是程序违法,除非案件情况非常简单,一般都是择日宣判的,在开庭审理之后,要进行合议,合议后的判决结果还要经过刑事庭庭长审批方可下达判决书。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

开庭审判无判决书是否程序违法

开庭审判是指法庭组织对案件事实进行法律调查的过程。在开庭过程中,原告和被告双方将进行证据质证,并进行辩论。法官在听取双方质证和辩论后,将综合整个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作出判决。然而,开庭审判并不意味着立即出具判决书,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审理。开庭只是审理案件的一个环节,离最终宣判还需要一段时间。

判决书的发放时间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判决书的发放时间也有所差异。对于刑事案件,判决书将在开庭后二十天内宣读。而对于民事案件,判决书将通过邮寄的方式发送,一般需要三个月,最长可达六个月。

判决书的公开宣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公开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要公开宣告判决。如果当庭宣判,判决书应在十日内发送;如果定期宣判,判决书将在宣判后立即发放。在宣告判决时,法院必须告知当事人有关上诉的权利、上诉期限以及上诉的法院。

何为程序违法

如果法院在未经开庭审判的情况下宣读判决书,那么就违反了法定程序,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

  1.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裁定;
  2. 原判决或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3. 原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 原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
  5.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需要的主要证据,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法院未进行调查收集;
  6. 原判决或裁定适用的法律确有错误;
  7.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未进行回避;
  8.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可归责于本人或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而未参加诉讼;
  9. 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10. 缺席判决未经传唤;
  11. 原判决或裁定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
  12. 据以作出原判决或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
  13.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枉法裁判行为。
延伸阅读
  1. 开发商价格欺诈仲裁判决书
  2. 被害人在判决前能否要求返还被捕地
  3. 妨碍公务罪的刑事拘留规定及适用条件
  4. 房屋租赁合同非法转租的判决书
  5. 刑事二审判决书在一审法院拿吗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支付令能否邮寄送达
  2. 如何查询再审情况
  3. 如何向省高院申诉再审
  4. 特别程序可以再审吗
  5. 医师定期考核简易程序申请资料
  6.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有哪些规定
  7. 简易程序可以申请延期审理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