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15
当事人滥用管辖权异议制度会导致诉讼延迟、财产转移和司法资源浪费等问题,与解决民事纠纷的宗旨相违背。为了减少滥用管辖权异议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措施:
对于在本院立案的案件,应仔细审查原告提交的起诉材料,尤其是合同纠纷案件,详细审查相关材料,了解被告人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点等信息,以准确判断管辖权。如果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及时通知原告,并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对于不能提交必要证据的异议申请,以及明显无正当理由的申请,应退回并不予审查。但如果申请人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必要证据并再次提出申请,应受理。同时,申请被退回后,当事人不得上诉。
如果案件本身受案法院的管辖权没有疑义,承办法官可向相关当事人做好法律释明工作,并以社会诚信原则教育当事人,引导其注意自身社会形象,以避免提出或撤回管辖权异议申请。
法律存在漏洞,司法实践中出现问题,基本法无法全部作出统一规定,这给执法不统一留下空间和隐患。最高院应尽最大努力,尽快统一司法实践中新问题的执法尺度,减轻当事人对不同法院不同结果的疑虑。
提高管辖权异议案件的费用标准,按照案件标的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对于因恶意拖延诉讼引起损害后果的,还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当异议裁定为不成立且导致审判迟延给对方当事人带来不利后果时,对方当事人有权向异议申请人提出赔偿损失的请求,法院应予支持。设定滥用诉权的法律后果,可以督促当事人正当行使诉权。
一审法院对管辖异议的审查期限应为15-20日,并且该期间应从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以保证当事人的举证权利。对驳回管辖异议裁定的上诉期限应限定在7日内。此外,在上诉案件的移送、受理等程序上,需要通过立法加以完善,以缩短案件办理周期,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