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调解协议概念及作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协议管辖法律知识

签订调解协议概念及作用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02

 
83124
律师代理民商事案件及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为争取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经常会涉及到与利益相关方调解、和解问题。当然,如何争取利益最大化,调解或者和解是否是必要的,则是律师代理案件调解、和解策略、技巧的运用问题。今天主要探讨的是调解协议的生效、调解书的效力问题。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签订调解协议的概念及作用

1、调解的概念及作用

调解是指调解机构在纠纷各方当事人之间进行斡旋,通过说服和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商事纠纷的活动。

我国一直以来都倡导“和”的解决思想,主张和解。然而,由于我国民事立法不够完善,法律滞后的特点,导致法律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纠纷的复杂性、多变性、紧迫性以及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需求。因此,注重和解、了结的调解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凸显出来,成为一种在处理民商事案件中具有本土特色、成本较低、社会效果较好的制胜法宝。除少数案件外,基本上所有的民商事案件都可以通过调解解决,在诉前、诉中和执行等各个诉讼阶段都可以进行调解。

2、调解机构

我国目前主要针对民商事纠纷进行调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解的司法文件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也可以进行调解。因此,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律师和当事人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类调解机构,并需要与其频繁交往:

  1. 乡镇、街道等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其他有调解职能的基层组织;
  2. 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3. 根据仲裁法设立的仲裁委员会;
  4.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院;
  5. 人民法院;
  6. 其他具有调处纠纷职能的组织。

3、调解法律文书

调解协议是指在调解机构的斡旋下,参与调解的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的旨在解决纠纷的协议。调解协议必须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得强迫。

调解书是指当纠纷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调解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法律规定,依据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的法律文书。调解书通常是民事强制执行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是所有调解机构都有权制作调解书。

延伸阅读
  1. 法院民事调解的离婚,离婚多久可登记结婚
  2.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3. 投资协议纠纷是否涉嫌诈骗
  4. 支付宝先用后付逾期了怎么办
  5. 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管辖分类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2. 一、协议管辖补充协议能改变原协议管辖吗
  3. 公安局地域管辖范围
  4. 刑事案件的特殊管辖及其适用范围
  5. 法律咨询:关于管辖权异议的问题
  6. 协议管辖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7. 如何选择网络购物纠纷的管辖法院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