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一审法院的地域管辖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2-08
在现实生活中民事纠纷是非常多的,出现民事纠纷的时候,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而提起民事诉讼是需要确定法院管辖权的,有管辖权的法院才能受理案件,那么怎样确定一审法院的地域管辖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如何确定一审法院的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原则
地域管辖的基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这也被称作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有利于传唤被告出庭应诉;有利于采取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如果被告败诉,还有利于执行;同时,还可以防止原告滥用诉权,给被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地域管辖原则为:
-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法院辖区的,各该法院都有管辖权。
特殊地域管辖情况
除一般地域管辖原则外,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还明确列举了以下几种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确定管辖法院的诉讼:
- 双方当事人都是现役军人的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法院管辖。
- 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被劳动教养地的法院管辖。
-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一方起诉的离婚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 不服指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