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员工失职该由谁来负责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人事员工失职该由谁来负责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2-04

 
82525
人事部掌管公司所有员工的合同签订情况,及时与公司的员工签订合同或者续签都是他们的分内事,那么,如果由于自身失职没有签自己那份,该怎么办呢?公司是否需要承担没签合同的风险呢?

员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的争议案例

背景

刘-平是某公司的人事总监,自2008年起,他每年代表公司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刘-平自己却从未要求公司与他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初,刘-平以公司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为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近10万元。公司认为,作为人事负责人,刘-平代表公司与其他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唯独自己没有签订,这是刘-平个人的故意和不作为导致的,因此,公司不应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辩论

正方观点:用人单位应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根据文义解释,该条为二倍工资罚则,并未规定归责条件,因此只要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需支付双倍工资。刘-平作为人事负责人,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只能自己与自己签订合同,违反了合同由两个以上主体签订的原则。因此,公司有责任与刘-平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未与刘-平签订劳动合同是单位的过错,应由单位承担不利后果。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委应裁定公司向刘-平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反方观点: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刘-平作为人事负责人,是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和操作者,应尽职尽责履行义务。刘-平自己未签订劳动合同显然有不作为或失职之嫌。此外,刘-平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高于一般员工,对企业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也清楚。刘-平未签订劳动合同显然有故意之嫌。刘-平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与公司签订合同,并利用职务之便利对自己的劳动合同状况放任不作为,导致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结果发生,显然是其本人在主观上存在较大过错。刘-平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用人单位无需支付其双倍工资。

结论

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双倍工资,其适用条件需要谨慎对待。主要问题在于不能让当事人从自己的过错中获利,不管这种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在本案中,刘-平作为人事负责人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存在一定的过错。因此,应综合考虑双方的责任,判断是否需要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延伸阅读
  1. 公司与员工重新签订合同后工龄怎么计算
  2. 公司炒掉员工所需支付的赔偿金额有何规定?
  3. 审计人员工作及任免审计人员的内容都有哪些
  4. 入职和转正的区别有哪些
  5. 传销公司员工有责任吗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高速公路收费员哺乳期要夜班合法吗
  2. 员工工作三天辞退有工资吗
  3. 公司违规查出乙肝如何赔偿
  4. 午休算是工作时间吗
  5. 履行劳动法私企能例外吗
  6. 出席劳动模范大会公司正常发放工资吗
  7. 因老板原因耽误项目扣员工奖金合法吗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