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02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违约: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
(5)因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以下情形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随时通知解除: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5)因存在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提前通知解除: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3、裁员解除:
如果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裁员解除又被称之为非过错性解雇,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体现。但由于裁员可能影响到较多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所以法律对裁员作出了较多的限制,包括实体性的限制和程序性的限制。行使裁员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并履行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