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三期”期间有哪些常见法律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法律知识

女职工“三期”期间有哪些常见法律问题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1-14

 
81687
女职工“三期”是指女职工的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由于“三期”的女职工具有诸多特殊情况,因此有些企业管理者对此认识上存在偏见,例如在女职工怀孕后借故辞退,找借口调岗又降薪等等。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女职工的劳动权和生育权,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不必要的诉累和不良影响。那么女职工“三期”期间有哪些常见法律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解答。

常见劳动争议问题

(一)女职工合同终止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和第45条规定,女职工在“三期”内,劳动合同应顺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如果用人单位以合同到期为由终止合同,将被认定为违法终止。女职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年限从用工之日起算。因此,对于以合同到期为由终止劳动关系的三期女职工,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女职工调岗降薪问题

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期间调整工作岗位,以达到降薪的目的。实际上,调岗降薪属于对原劳动合同的变更行为。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根据《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的规定,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妊娠期、产期和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因此,在没有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企业单方调岗降薪行为是违法的,女职工有权要求恢复原岗位原待遇。虽然企业可能在劳动合同中附明了根据经营需要和个人绩效等可以变更工作岗位的情况,但企业需要证明调整工作岗位的合理性,即是因为三期女职工的特殊性调岗还是因为不能胜任工作调岗。总之,无论三期女职工的岗位如何变化,工资待遇都不得降低。

(三)处理“三期”女职工的违纪行为

1、旷工问题:在三期(即孕期和哺乳期)内,女职工由于生理特殊性,用人单位在考勤上应灵活把握。产检、哺乳时间应作出勤对待,不应认定为旷工。如果怀孕女职工出现突发状况如“见红,羊水破裂”等,通过电话或短信请假就医,企业不能盲目认定为没有经过批准或没有填写请假单,而认定为旷工。用人单位应人性化管理,可以要求女职工在治疗完毕后提供医院出具的病假单,并补填请假单。这样不仅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也保障了女职工的健康权和劳动权,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但如果三期女职工长期不上班且没有提供病假单,用人单位完全可以根据企业规章制度对该员工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三期保护并不是无限制、无原则的。2、兼职问题:实践中存在一些三期女职工利用单位批准的哺乳假,在其他单位工作。对于这种情况,企业是有保障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如果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劳动者拒不改正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赔偿。因此,用人单位和三期女职工都应意识到,三期女职工并不是可以无限制、无原因地享受特殊保护待遇。在处理三期女职工的违纪行为时,用人单位不仅需要证明存在违纪行为,还需要有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处理依据。女职工也应在三期内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尽管享受特殊保护,但在严重违纪等情况下,企业是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国家对处于“三期”的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

孕期的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1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7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于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女职工,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劳动时间内应安排休息时间。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除了对劳动量、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有所限制和保护外,用人单位也不能通过发放加班工资和补贴的方式要求孕期女职工从事禁忌劳动和加班加点。对于怀孕期间的医疗检查费用,如果企业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尚未参加,由企业负担。

产期的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根据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时,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四十二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晚育的女职工享受与产假相同待遇,晚育假期间享受晚育护理假。女职工休产假期间不得降低工资待遇或解除劳动合同。

哺乳期的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3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9条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单位应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根据第10条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内,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2. 鼻子打骨折案件的法律判决如何?
  3. 哺乳期能终止劳动合同吗
  4. 女职工哺乳期要上班吗
  5. 女职工怀孕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2. 童工多少岁才算童工,有哪些规定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