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怀孕期间不能从事什么工作,女职工流产怎么休假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28
女职工怀孕后,要保护胎儿,那么女职工怀孕期间不能从事什么工作,女职工流产怎么休假,关于女职工怀孕期间不能从事什么工作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
女职工怀孕期间的工作限制
根据《劳动法》第61条的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以及禁忌从事的工作。此外,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禁忌从事的工作
根据相关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禁止从事以下工作:
- 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包括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的作业。
- 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以及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
- 进行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以及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
- 根据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
- 根据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
- 根据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 根据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 根据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 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以及伴有强烈振动、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女职工流产时的休假规定
- 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应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时,应给予42天的产假。在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 女职工怀孕期间,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 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如果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经医疗部门证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将按照职工患病的有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