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职业病观察期间 员工起诉公司付工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身处职业病观察期间 员工起诉公司付工资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9-02

 
81576

员工疑似职业病期间公司是否应支付工资及医疗费的争议

案件背景

2010年1月15日,刘先生入职海沧某石料公司,从事风钻等工作。然而,2010年3月25日,刘先生感觉身体不适离开公司,并在2010年3月29日获得医院出具的“尘肺1期”的初步诊断。2011年6月14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认定刘先生属于职业病观察对象,并建议他在一年后进行复查。

由于公司不愿支付刘先生离职后的工资及医疗费,双方产生了纠纷。经过劳动仲裁和两审,法院判决公司应支付刘先生自2010年3月26日至2011年6月14日的工资,并支付其医疗费。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2012年6月25日,刘先生再次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次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结论仍然是刘先生属于职业病观察对象,并建议他一年后再次复查。因此,刘先生于2012年7月24日向海沧区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公司支付他2011年6月15日至2012年6月14日的工资。由于双方对劳动仲裁裁决均不满意,他们分别向海沧法院提起诉讼。

双方争议

刘先生认为,他应该享受职业病待遇,因为疑似职业病病人的劳动关系应该延续到观察期满,双方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公司应继续支付他在疑似职业病期间的工资。

公司认为,双方的劳动关系仅延续到2011年6月14日,之后双方依法解除了劳动关系,刘先生没有理由要求公司支付2011年6月15日以后的劳动报酬。

法院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判决海沧某石料公司支付刘先生医疗费372元及其2011年6月15日至2012年6月14日的工资2.58万余元。

法官解释

观察期内能否享受职业病待遇是本案的争议焦点。观察期间并非法律概念,对于职业病而言,法律仅规定了确诊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原卫生部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并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同时,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根据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可以判断刘先生是疑似职业病的观察对象。因此,用人单位应支付刘先生在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及医疗费。

延伸阅读
  1.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2. 培训协议
  3.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
  4. 公司破产清算对员工工资的处理方式
  5. 退还缴赃款申请书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2. 职业病尘肺赔偿和待遇
  3. 职业病鉴定评不上等级能赔偿吗
  4. 公司雇佣童工的法律处罚措施
  5. 童工投诉的法律效力
  6. 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7. 一、法律规定童工的使用范围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