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职业病观察期间 员工起诉公司付工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身处职业病观察期间 员工起诉公司付工资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02

 
81576

员工疑似职业病期间公司是否应支付工资及医疗费的争议

案件背景

2010年1月15日,刘先生入职海沧某石料公司,从事风钻等工作。然而,2010年3月25日,刘先生感觉身体不适离开公司,并在2010年3月29日获得医院出具的“尘肺1期”的初步诊断。2011年6月14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认定刘先生属于职业病观察对象,并建议他在一年后进行复查。

由于公司不愿支付刘先生离职后的工资及医疗费,双方产生了纠纷。经过劳动仲裁和两审,法院判决公司应支付刘先生自2010年3月26日至2011年6月14日的工资,并支付其医疗费。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2012年6月25日,刘先生再次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次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结论仍然是刘先生属于职业病观察对象,并建议他一年后再次复查。因此,刘先生于2012年7月24日向海沧区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公司支付他2011年6月15日至2012年6月14日的工资。由于双方对劳动仲裁裁决均不满意,他们分别向海沧法院提起诉讼。

双方争议

刘先生认为,他应该享受职业病待遇,因为疑似职业病病人的劳动关系应该延续到观察期满,双方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公司应继续支付他在疑似职业病期间的工资。

公司认为,双方的劳动关系仅延续到2011年6月14日,之后双方依法解除了劳动关系,刘先生没有理由要求公司支付2011年6月15日以后的劳动报酬。

法院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判决海沧某石料公司支付刘先生医疗费372元及其2011年6月15日至2012年6月14日的工资2.58万余元。

法官解释

观察期内能否享受职业病待遇是本案的争议焦点。观察期间并非法律概念,对于职业病而言,法律仅规定了确诊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原卫生部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并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同时,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根据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可以判断刘先生是疑似职业病的观察对象。因此,用人单位应支付刘先生在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及医疗费。

延伸阅读
  1. 个人怎样注册公司
  2. 公司倒闭加盟商怎么赔偿
  3.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作合同无底薪合法吗
  4. 公司整体解散怎么赔偿
  5. 公司解散没有补偿方案吗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2. 童工多少岁才算童工,有哪些规定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