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职业病的原因,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治职业病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发生职业病的原因,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治职业病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3-02

 
81505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进行了规定,那么发生职业病的原因,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治职业病,关于如何防治职业病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如何防治职业病的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发生职业病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不到位的防治检测

近年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点数保持在每年70万个点次,但检测企业数逐年下降近40%。与此同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达标率增加到了75%。这种检测企业数减少而达标率升高的背离现象反映出,随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检测数据无法真实反映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实际情况。此外,疾病信息监测系统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

企业不重视职业病防治

一些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企业存在生产力低下、设备简陋、无防护设施、管理混乱、制度不全、人员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漠和愚昧无知等问题。个别企业忽视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导致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特别是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得不到保护。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多为职业危害严重的职业,其社会保障和职业防护难以得到保障,职业危害不可预见因素明显增加,健康影响难以估计和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转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发展,一些具有风险的产品从境外向境内转移,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迅速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这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转移现象非常严重。

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不足

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职业病防治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支持。

职业卫生资源不平衡

职业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整体效率低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也不高。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不足

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仍存在盲区,职业卫生标准及其配套能力不能满足执法的要求,地方经济保护等因素导致职业卫生执法力度不够强。

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不完善

职业卫生涉及多个部门,但协同工作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在一个部门内部,也往往存在职能交叉,职业卫生决策、协调和指挥不够充分。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导致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

传统职业危害和新的职业危害

传统职业危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新的职业危害不断产生,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新的威胁。

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

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建立适合我国职业病防治实际需要的标准体系。

如何有效防治职业病

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

依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和信息决策机制,完善职业病工伤保险机制和职业卫生投入机制,合理配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

调整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调整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完善职业病监测体系

重新整合现有的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统一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统计口径,建立职业卫生信息与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加强职业中毒事故的预测、预警,评估职业病防治效果,为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建立相关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职业卫生决策、协调和指挥,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

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尘肺病防治、职业中毒检测、诊断、救治、控制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科学管理为中心的科学研究工作,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建设职业中毒救治体系

建设以国家中毒救治为中心,辐射各级地方的重大职业中毒救治体系,做好各种重大职业中毒的预防和应急救治工作。

建立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体系

通过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责任,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作业环境,推动用人单位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加强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加强领导和政策支持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和落实职业卫生政策措施,建立完善职业卫生发展的大环境。

制定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尽快制定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社会经济防治计划,促进经济发展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协调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卫生管理人才

大力实施职业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一支既精通业务又熟谙法律的高素质职业卫生管理队伍。

延伸阅读
  1. 得了职业病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2. 职业病离职赔偿的法律标准
  3. 申请工伤的认定程序有哪些
  4. 工伤鉴定是否需要辞职才能获得赔偿?
  5. 工作中出现的职业病有哪些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2.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