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引起的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噪音引起的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3-13

 
81498
我们知道长时间的接触噪音环境的话,肯定对听力是有影响的。然而有些职业的员工每天所面临的工作就是如此,如果真的因为噪音而导致自己的听力受到损失的话,肯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检查、治疗。同时还必须要做职业病鉴定,那么噪音引起的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对此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噪音引起的职业病鉴定标准

根据职业病鉴定标准,职业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来确定的。

10级:

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

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

8级:

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

7级:

双耳听力损失≥56db。

6级:

双耳听力损失≥71db。

5级:

双耳听力损失≥81db。

4级:

双耳听力损失≥91db。

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所需材料

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提交以下材料: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

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工种、工龄、接触噪声方式或操作特点、每日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

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关资料的处理方式

在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诊断、鉴定机构应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职业史证明,可以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作为佐证。劳动关系证明可以是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以及用人单位认可的其他材料。

对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满,并已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如果用人单位否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提供以下任何一种凭证,并经劳动部门认定,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作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依据:

延伸阅读
  1. 合同终止补偿法定标准
  2. 试用期前七天不给工资合法吗
  3. 兼职连做七天不做完无薪资合法吗
  4.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被裁员的补偿标准是什么
  5. 被辞退是否可以要经济补偿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雇佣童工是否违法
  2. 女职工在哺乳期间被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补偿
  3. 产假期间有权拒绝安排工作吗
  4. 疫情期间私人企业要求上班违法吗
  5. 工资总额范围及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有哪些
  6. 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注意点
  7. 雇佣童工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