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发生工伤单位应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法律知识

员工发生工伤单位应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06

 
81010

员工发生工伤单位应承担的法律义务

工伤赔偿责任

根据雇主责任原则,即无过错归责原则(又称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单位在发生工伤事故时,无论是否存在过失,都应承担赔偿责任。

工伤赔偿项目

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项目:

- 医疗费- 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生活护理费- 工伤期间的工资- 交通食宿费

2. 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

- 医疗费- 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生活护理费- 工伤期间的工资- 交通食宿费- 辅助器具费-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伤残津贴-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 造成死亡的赔偿项目:

- 丧葬补助金- 一次性伤亡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

4. 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对于职工在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情况,赔偿项目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果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包括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适用于生活困难的情况)。如果职工被宣告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申请工伤认定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身体受到伤害需要要求赔偿的情况,诉讼时效为一年。参照民法的规定,申请认定工伤的时效也为一年。即工伤职工或其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延伸阅读
  1.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关系
  2. 案件回放
  3. 工伤伤残鉴定申请的适格人群
  4. 工伤鉴定10级伤残的经济补偿标准
  5. 时效问题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车祸腿骨折赔付标准及相关费用计算
  2. 骨折十级伤残的赔偿金计算方法
  3. 上班骨折能休养多久?停工留薪期的长短
  4. 腰脊椎骨折工伤的伤残等级
  5. 误工费的计算方式和认定标准
  6. 孩子学校骨折赔偿标准
  7. 人身伤害轻伤二级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标准解决方案

  1. “五险一金”如何缴纳?
  2. 单位非法用工造成伤害了怎么办
  3. 工伤医疗期的计算方式和内容
  4. 申请劳动能力的鉴定程序有哪些
  5. 工伤赔偿项目的具体内容
  6. 不服工伤认定救济途径有哪些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