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4-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有三个机构负责处理劳动争议,分别是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一个群众性组织,负责调解本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成员由职工代表、企业行政代表和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组成。
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在县、市、市辖区,负责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
地方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承担处理劳动争议的任务。当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满并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会受理这些案件。
企业调解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
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推举产生。
企业代表由厂长(经理)指定。
企业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也被称为劳动纠纷。劳动纠纷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中的既定内容而引发的争议,另一种是因为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引发的争议。
劳动纠纷具有以下特征:
劳动关系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主要指与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以及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用人单位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具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身份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的内容涉及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旨在实现劳动关系。如果劳动纠纷不是因为实现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发生,那么就不属于劳动纠纷的范畴。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就业、工资、工时、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福利、职业培训、民主管理、奖励惩罚等。
劳动纠纷的性质可以是非对抗性矛盾,也可以是对抗性矛盾,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劳动纠纷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但对社会和经济都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