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内容和方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工伤鉴定的内容和方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1-16

 
79467
我国是没有什么条例的,只有。有关工伤鉴定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规定在该条例当中的。那么你知道工伤保险条例具体有哪些内容吗?手心律师网小编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病时能够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按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条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第九条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定期了解全国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时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的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挪作其他用途。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垫付。储备金占基金总额的具体比例和储备金的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章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一)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醉酒导致伤亡的;(三)自残或自杀的。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六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八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30%。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保留劳动关系并安排适当工作

工伤职工可以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应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具体标准如下:

用人单位还需按规定为伤残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如果工伤职工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伤残等级为七级至十级的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解除劳动关系或期满终止

如果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可以解除劳动关系或者期满终止。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复发的待遇

如果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工伤职工因工死亡的待遇

如果工伤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如果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其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上述待遇。

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待遇

如果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的调整

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适时调整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的金额。具体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期间发生事故或下落不明的待遇

如果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同时,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如果生活有困难,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如果职工被宣告死亡,按照工伤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

工伤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变更、承包经营和借调的工伤保险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转让的情况,承继单位应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如果原用人单位已参加工伤保险,承继单位应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如果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如果职工在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借调单位约定补偿办法。

如果企业破产,应优先拨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派遣出境工作的工伤保险

如果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根据前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应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应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并中止国内工伤保险关系。如果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

再次发生工伤的待遇

如果职工再次发生工伤,根据规定应享受伤残津贴的,按新认定的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待遇。

监督管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履行以下职责:

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并公布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名单。经办机构按协议和国家有关目录、标准核查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费用,并按时结算。

经办机构应定期公布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调整费率的建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应定期听取工伤职工、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和社会各界对改进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有关工伤保险的违法行为有权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举报应及时调查,并按规定处理,同时保护举报人的隐私。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进行监督。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责任

单位或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被挪用的基金将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违法所得将依法上缴国库。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经办机构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由经办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不按服务协议提供服务的,经办机构可以解除服务协议。经办机构不按时足额结算费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可以解除服务协议。

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个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附则

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和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本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已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鉴定的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赔偿待遇等方面。如有疑问,可随时咨询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1. 超过工伤认定期怎么办
  2. 脸上缝针牙掉一颗算工伤标准吗
  3. 如何高效办理保险索赔手续
  4. 工伤的护理费怎么算的
  5. 不是工伤致残怎么赔偿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单位应如何调岗
  2. 工伤后一般多久做伤残鉴定
  3. 工伤被冲压机压到手指甲床缺损没伤到骨头有十级吗
  4. 烧伤级别划分为哪几个等级
  5. 骨裂是轻伤还是轻微伤
  6. 如果十级伤残还在原单位工作怎么算赔偿
  7.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要准备哪些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影视剧美术指导聘用合同范本
  2. 仓储服务合同范本
  3. 企业服务合同范本
  4. 软件开发战略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