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12
挂号费是指就诊治疗单位的挂号凭据所产生的费用。根据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原因力比例等实际情况,应适当赔偿。
检验费是指根据诊断和治疗伤情的需要,经治单位要求进行检验所支出的费用。赔偿数额根据经治单位的检查单据、诊断证明和相应的收费凭证进行确认。
未经治疗单位允许擅自进行检验所支付的费用不予赔偿,但受害人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医药费是指基于伤情治疗和康复的需要,按经治单位的处方购买药品所花的费用。赔偿数额根据经治单位的处方单据、诊断证明和相应的收费凭据加以确认。
有证据证明受害人购买与伤情治疗和身体康复无关的药品或其他物品所支出的费用,致害人不予赔偿。
治疗费是指就诊治疗单位的诊断证明和治疗单据所产生的费用。
住院费是指就诊治疗单位的诊断证明和住院单据所产生的费用。有证据证明受害人伤情显著轻微不需住院或伤情已经痊愈应当出院而仍然住院所支付的住院费,致害人不予赔偿。
未经初诊治疗单位允许,擅自转院接受治疗和购买药品所支付的费用不予赔偿,但受害人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因身体受伤不能正常工作所减少的正当收入。
误工时间一般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或者法医鉴定予以认定。受害人伤情显著轻微不影响正常工作的,仅计算就诊、换药当日的误工费。受害人伤情轻微无须住院治疗的,误工时间自因伤情停止工作之日起至实际痊愈之日计算。受害人出院时伤情仍未痊愈的,误工时间自因伤情停止工作之日起至伤情实际痊愈之日计算。受害人受伤致残的,误工时间一般自因伤情停止工作之日起至定残之日止计算。受害人因受害经医疗无效死亡的,误工时间自因伤停止工作之日起至死亡之日止计算。
受害人的正当收入标准根据其实际丧失的固定收入额计算,但不得超过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五倍。如果受害人无固定收入或除固定收入外还有其他不固定正当收入的,应参照受害前一年至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如果受害人不能提供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证明,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同行业或相近行业同等劳动力上一年度的平均收入计算。如果受害人因没有工作或因离退休而主要从事家庭劳动的,可以参照当地县(市)级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居民平均收入计算。如果受害人从事农业生产因伤害导致农忙期间误工的,其误工费可以参照当地县(市)级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的两倍计算。
护理费是指因护理受害人而造成的误工损失或雇用必要的护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
护理人数一般不得超过两人,未住院或出院之后仍有护理必要的,护理人员为1人。
护理时间限于受害人因伤害所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期限。
护理人员的正当收入标准一般参照受害人误工费正当收入标准进行计算。如果雇人护理,护理费的赔偿额按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确认,但劳务费赔偿数额最高不得超过受害人所在地县(市)级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服务业平均收入的两倍。
对于要求护理费的,在住院期间一定要求医生出具需要护理的证明,如果需二人护理的一定要在护理证明上注明需要二人护理。
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请求赔偿今后护理费的,可以按照其定残时的实际年龄与受诉法院所在地人均期望寿命的差额年限计算护理期限,但最低不少于五年,最长不超过20年。已判付安装功能性假肢费用的,不考虑今后护理费。根据司法解释,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对受害人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费支出的合理补偿。
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实际住院时间为基础,参照受害人所在地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营养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法院应根据其伤残情况以及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是否赔偿。赔偿数额一般为每天二十至三十元,计赔时间以恢复伤情需要补充营养的实际期限计算,但计赔时间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就医交通费、住宿费是指在治疗伤情的过程中,受害人及必要的护理人员必须乘车、乘船和住宿所支出的费用。
就医交通费一般以交通费票据的实际数额予以确认,交通费的票据应与就医及转院的时间和次数相一致。对硬卧以上火车票费及飞机票费,按硬卧票费认定;对二等舱以上船票费,按二等舱船票费认定。受害人因伤情严重需紧急抢救而必须乘坐飞机或包车入院或转院所支付的交通费,应当给予合理赔偿。
就医住宿费一般以住宿费票据的实际数额予以确认,住宿费的票据应与就医及转院的时间和次数相一致。住宿费每日的赔偿数额最高不得超过受害人所在地一般国家工作人员出差的每日住宿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