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29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是一项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效力。首先,劳动能力鉴定是在政府提供的统一平台上进行的,得出的结论具有第三方公正性,是批准因工、因病和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退休、退职的科学依据。其次,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供的正确结论也是合理安排因工受伤、造成不同程度劳动能力损害的劳动者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的科学依据。劳动者因工负伤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可能产生三种后果:一是劳动者可能永远不能再从事任何工作;二是劳动者不能再从事原本适合他的正常工作岗位或职业;三是劳动者本人能恢复适合他的工作岗位或职业。具体导致哪种后果,需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来确定。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第三个意义在于,通过该鉴定工作,确定因工致残后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为保障受伤职工享受其合法的物质帮助和劳动就业的基本权利提供依据。
第四个意义是通过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为确定职工是否能被认定为工伤或职业病提供政策和标准依据,同时保护受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申请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应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工伤认定决定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和法规的规定,确定职工受伤或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范围,是否符合工伤的基本条件的书面决定。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是指职工在工伤保险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过程中,医院记录的关于工伤职工病情、病历、治疗情况等资料。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这些材料审查工伤职工的伤情是否稳定,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