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工工伤认定与雇佣(劳务)关系伤害补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法律知识

事业单位职工工伤认定与雇佣(劳务)关系伤害补偿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3-21

 
78717

事业单位职工工(公)伤认定

1、劳动法以及原劳动部关于执行劳动法的意见中规定事业单位职工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

根据劳动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按照劳动法执行。此外,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进一步明确了该问题。然而,在工伤认定问题上,并未明确规定,而劳动法和该意见主要关注事业单位职工的保险待遇问题。

2、工伤保险条例规范对象的单一性

2003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了适用范围为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同时,该条例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保险办法参照该条例另行规定。因此,工伤保险条例并不适用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伤认定事宜。然而,这并不排除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伤认定的职责。

3、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编制职责明确规定其工伤认定的职责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规定:负责本市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公)伤保险工作,拟定工伤认定程序、标准及办法,并负责组织工伤认定工作。

雇佣关系、劳务关系劳动者伤害补偿问题

1、区分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

若不存在劳动关系,则工伤损害赔偿无事实依据,从而工伤认定失去基础。一般来说,劳动关系具备以下特性,而劳务关系所不具备:相对稳定性、劳动者成员属性、定期支付报酬、统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关系与一般合同关系不同,两者所遵守的法律也不同:前者遵守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后者遵守合同法。

2、劳务关系、雇佣关系劳动伤害不认定工伤,由雇主适当补偿

雇佣关系是指双方约定受雇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关系,例如家庭保姆、钟点工、退休人员再就业、无资格单位雇工等。雇佣关系是一般的合同关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由于合同双方存在对价给付义务,除非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雇用人没有支付受雇人身体伤害赔偿的义务。

延伸阅读
  1. 在事业单位人员自动离职的处理方式
  2. 机关事业单位工伤费用报销有哪些规定
  3. 人事争议仲裁有什么要求
  4. 劳动关系是怎样产生的
  5. 结婚迁走户口后是否可以迁回原籍?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外卖小哥出车祸死亡买家有责任吗
  2. 工伤申报表内容
  3. 工伤认定程序及要求
  4. 申报员工因工伤(亡)的补偿事宜
  5. 办理工伤认定所需的必备材料
  6. 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发放规定
  7. 在上下班路上摔倒算不算工伤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