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法律知识

工伤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8-06

 
78588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工伤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的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未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工伤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在职工经过治疗后,如果仍然存在残疾且影响劳动能力,应进行伤残鉴定。一般来说,伤残等级鉴定是在工伤医疗期满时进行。然而,如果医疗期尚未满,但是工伤职工的病情已经相对稳定,也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各种致残情况的最佳时间

工伤对人体致残的情况和结局因人而异。由于伤残性质、健康恢复状况、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伤残确定的医疗期限也不同。因此,进行鉴定的最佳时间也因情况而异。以下是对各种致残情况的大致介绍,但具体的判断还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

1. 器官损伤

器官损伤是指工伤直接导致某人体器官肢体的损伤或缺失,例如手被机器绞断等。此外,由于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肢体严重损伤、感染等原因而进行的器官切除和截肢手术也可以包括在器官损伤范畴。虽然器官的损伤和缺失较为明显,评定分级也有严格的限定,但对器官损伤的鉴定需要等到临床手术后修复创伤、伤口愈合后进行。一旦临床上治愈或好转(主要指伤口愈合),就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2. 功能障碍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规定,对功能障碍的判定应以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

3. 职业病损伤

与外部事故造成的工伤致残不同,职业病主要对人体内部造成伤害,并且病情可能在不同时间有所变化,很难确定准确的医疗终止期。因此,职业病没有一个最佳的评定时间,只有一个相对的评定时间,并且进行伤残评定后,评定结果不像外部事故造成的工伤评定那样基本稳定。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规定,对于血液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低下和慢性中毒性肝病等疾病,病情常常有变化。如果在进行伤残评定后经过继续治疗后残情发生变化,应按照国家社会保险法规的要求重新进行评级。对于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一般不存在医疗终结问题,因此执行此标准时,应每1-2年进行一次鉴定,鉴定结果的有效期为1-2年。

延伸阅读
  1. 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做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需要什么注意问题
  2.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3. 交通事故什么时间做伤残鉴定最佳
  4. 伤残情况有哪些分类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工伤认定程序及要求
  2. 时效问题
  3. 法律规定的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4. 办理工伤认定所需的必备材料
  5. 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发放规定
  6.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7. 在上下班路上摔倒算不算工伤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