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有哪些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标准法律知识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有哪些区别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3-13

 
78414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区别

1. 时间确定

工伤认定应在工伤发生后立即进行,而劳动能力鉴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因为两者的评价基础不同。

2. 提出鉴定的时间和机关

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者、家属或单位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提出;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或当事人向法院或第三方有资质的机构提出。

3. 目的

伤残评定主要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即受害人工作、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伤残评定结果直接影响鉴定结果。而工伤认定在于确定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由于目的不同,损伤程度和伤残程度的评定存在一定区别,即可能被鉴定为重伤的不一定构成伤残。因为某些损伤经过治疗后可能痊愈而不影响功能。

4. 标准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除了使用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标准外,还使用非工伤的《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伤残评定依据的标准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而工伤认定目前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制定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依据也不同。

5. 使用目的

劳动能力鉴定旨在获取相应的工伤待遇;伤残评定结论多用于确定民事赔偿或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而工伤认定多用于确定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例如,交通事故大小的划分是根据轻伤、重伤或死亡人数来划定的。

6. 等级划分

劳动能力鉴定根据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和依赖护理程度的程度进行判别和评定,共有十个级别;伤残评定根据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影响的程度划分为i级(1级)至x级(10级);工伤认定根据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微伤、轻伤和重伤。

延伸阅读
  1.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2.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3. 员工新入职发生工伤的处理方式
  4.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
  5. 工伤伤残鉴定费用的确定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2.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
  3. 承包经营企业工伤处理流程与责任
  4. 劳动争议案的前置程序
  5. 法律咨询: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单位说对方全责,没有义务再给我申请工伤,无奈只能自己申请。但是申请一直没有结果,医院说按规定不能给我开假条了,但我现在还不能上班,应该怎么办呢?
  6. 职工因中暑工伤,单位被裁定赔偿六万
  7. 广东某工地工伤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