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4-11
当员工擅自离职时,即使用人单位没有及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仍然存在。
对员工来说,他们将无法获得实际付出劳动的工资待遇和离职证明等。
对企业来说,如果员工在外发生人生意外伤害,尤其是死亡,单位将面临赔偿责任的风险。
1、单位以书面的形式送达通知书
用人单位在遇到员工擅自离职时,应以书面形式送达通知书,要求员工在指定时间内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内不上班的处理措施。
2、员工擅自离职达到辞退标准的
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
为确保通知书有效送达,用人单位应采取挂号信或EMS形式将通知书送达至员工信息登记的住址、身份证地址或经济联系人地址,并保存好回执。送达日期以签收日期为准。如果员工不签收或邮寄信被退回,用人单位应当保留完好的邮寄信,并在争议发生时,在仲裁员面前打开邮寄信以证明用人单位履行了通知义务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必要时,用人单位可以在报纸上登声明,自通告之日起满30天视为送达。
一、按时离职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如果希望离职,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的情况下,劳动者应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
如果按照法定的时间和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二、即时离职
如果劳动者因实际情况需要立即离职,应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只有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当然,如果劳动者的急需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劳动者应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可以是一个月的工资。
如果劳动者提出辞职后一个多月才离职,符合法律规定,无论原工作是否完成,劳动者与原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结束。
如果公司拒绝开具离职证明并拒绝返还劳动手册,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如果公司坚持己见,不予配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维持劳动合同关系需要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配合、信任和协作。如果双方失去互信基础,即使维持劳动合同关系,也难以顺利实现劳动合同的目的。
虽然我国《劳动法》对用人单位行使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做了限制性规定,但对劳动者的辞职权并未做限制。只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就可以无理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权否决劳动者的辞职权。然而,劳动合同的终止并不意味着双方再无任何义务。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