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主体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的主体范围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6-25

 
77052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里面每一个个体的工作以及劳动, 而同时在劳动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劳动争议,一般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是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无法调解的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起诉的方式进行解决,那么能够发生劳动争议的主体具体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劳动争议的主体范围

1)中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

中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是指企业与其雇佣的职工之间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2)个体工商户与学徒、帮工

个体工商户与学徒、帮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是指个体工商户与其雇佣的学徒、帮工之间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本单位的工人(或称工勤人员)及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非工勤人员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本单位的工人(或称工勤人员)及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非工勤人员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雇佣的工人及非工勤人员之间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4)军队、武警部队的机关、事业组织、企业与无军籍职工

军队、武警部队的机关、事业组织、企业与无军籍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是指军队、武警部队的机关、事业组织、企业与其雇佣的无军籍职工之间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5)用人单位与一部分离退休人员及其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用人单位与一部分离退休人员及其聘用的离退休人员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其雇佣的一部分离退休人员以及被聘用的离退休人员之间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6)中国境外企业或劳动者与境内劳动者或企业在中国境内签订或履行劳动合同的

中国境外企业或劳动者与境内劳动者或企业在中国境内签订或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的劳动争议,是指中国境外企业或劳动者与境内劳动者或企业之间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延伸阅读
  1. 厂方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
  2. 合同易主员工如何赔偿
  3. 劳动争议的受理问题
  4. 仲裁结果
  5. 申请劳动仲裁应注意的要点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2.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3.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及中断、终止规定
  4.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5. 聘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6.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7. 我的中介不给我差价怎么办,我只有聊天记录,去劳动局投诉有用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劳动争议起诉状
  2.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
  3. 劳动者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