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14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工资问题引发的纠纷,可以向劳动监督部门举报,劳动监督部门会对此进行管辖,以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以下事项进行劳动保障监察:
(一) 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 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 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 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 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职工福利费主要指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包括内设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主要指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以及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此外,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还会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
社会保险费主要包括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这些费用是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其中,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属于社会保险费的范畴。企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应按照职工薪酬的原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