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3-08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已经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劳动者可以凭借欠条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规定,单位应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为确保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业主单位应联合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同时,建立民工工资发放台账,要求施工单位存档民工和各班组长的身份证复印件、电话号码等信息,并公布、上榜支付民工工资情况,提高透明度。
要严格执行建立的项目工程款拨付报告机制、与施工单位负责人沟通协调机制和民工涉稳应急机制,提高集团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在结清职工或农民工工资款项后支付全部工程款项。对于较大型的工程,建设单位应预付工程款项的百分之十存入专用账户。此外,建立“承包商”信誉档案,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承包商进行公布,限制或取消其在市场上参加工程投标资格。
联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加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意识,通过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教育农民工在追讨工资时采取理性合法的手段,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诉求,防止非理性和过激行为,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各级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权益,严格执法,及时受理和解决农民工的工资诉求,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确保他们不再流汗流泪。对于故意闹事、恶意上访的情况,应及时借助政法委和司法部门力量,依法予以惩处。
建议政府或相关部门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劳务市场,加强准入门槛,要求劳务公司对市场和信誉良好的劳动人员购买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劳动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