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讼有时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诉讼有时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0-28

 
76831
什么叫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的定义和限制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向法院等部门要求权利的时间限制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不向法律规定的部门提出权利要求,则放弃了诉讼的权利,其权利要求只能通过其他途径主张。

案例分析:借款纠纷

举例来说,B向A借了5万元钱,借据写明在2004年9月15日归还。然而,到了2006年的9月20日,A要求B归还,而B拒绝。如果此时A才想起向法院起诉,要求B归还5万元的话,法院就不会受理,因为已经超过一般民事官司2年的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的行为,其申请时效与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有所不同。

申请时效的计算

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的计算从“知道或者应当或者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开始计算。然而,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认定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认定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劳动部的相关文件,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被解释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具体而言,权利人有证据表明自己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日期。

仲裁期限顺延的“正当理由”

法院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要求工会、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帮助解决争议,或个人因患重大疾病影响行使权利的,可以作为未能及时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正当理由”。然而,一旦上述情况消失,当事人仍应在60天内主张权利。

超过申请时效的情况

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天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司法实践中,因不可抗力和正当理由超过60天仍可受理。对于“不可抗力”,可以参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进行理解,但对于何为“正当理由”,法院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尚未作出具体界定。

延伸阅读
  1. 工伤赔偿申请时效是多长
  2. 工伤待遇属于劳动争议
  3.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4. 工资争议的诉讼时效
  5. 请求确认劳动纠纷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辞退的原因及相应补偿
  2.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正确顺序
  3. 玩忽职守导致公司受损被辞退的维权方法
  4.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
  5.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范围
  6. 公务员试用期内是否有探亲假
  7.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