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申请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11-03

 
76528

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

本市辖区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与雇佣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均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

受理事项

1.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 因开除、辞退、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应提交的材料

1.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内容包括:

(1) 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

(2) 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 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 致送单位名称。

2. 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同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下列材料:

(1) 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 劳动关系相关证明;其它证明材料。

3. 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需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4. 若有委托代理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若委托代理人为律师,需提交律师事务所公函;若代理人为公民,需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劳动仲裁的流程

1. 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

2. 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若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若决定不予受理,应当说明理由。

3. 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在开庭的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出缺席裁决。

4. 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若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若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 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1. 劳动争议仲裁结果出炉的时间
  2. 劳动争议调解书生效后起诉是否受理的法律规定
  3. 劳动仲裁程序的办理步骤
  4.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
  5. 仲裁程序——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包工头已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2.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
  3. 工伤仲裁索赔有效期的界定
  4. 劳动纠纷律师的收费方式
  5. 公司承诺的年终奖不发怎么办
  6. 当事人申请顺延期间的权利
  7. 律师解答:公司违约应支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