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2-0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二规定,如果申请仲裁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无法申请仲裁,当事人可以证明申请仲裁期间中止。中止期间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次日起重新计算。而根据第十三条规定,如果申请仲裁期间内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申请仲裁期间将被认定为中断。中断期间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表示不予处理之日起重新计算。
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已经失效)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上述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要程序。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时效是指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当事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是诉讼的必要程序。对于仲裁前置的诉讼案件,应适用哪个法定期间呢?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法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没有规定,因此劳动争议案件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是有联系的,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包含在仲裁时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