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解雇严重违纪的员工?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6-02
企业员工解雇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1、解雇依据
根据劳动法规定,企业可以解雇严重违纪的员工。具体情况包括:-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并经用人单位提出改正要求但拒不改正。
2、关于“严重违反”以及“重大损害”的标准问题
法律上对“严重违反”和“重大损害”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企业应在规章制度中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量化,例如,规定合同期内累计5次违反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视为严重违纪,规定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导致经济损失超过10000元等。这样做有助于为解雇员工提供充分的依据。另外,双重劳动关系是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无法容忍的情况,法律规定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的员工可被解雇。然而,对于何种情况可以被认定为“严重影响”是一个难以操作的问题。因此,在解雇前,最好先提出改正要求,要求员工在三日内提供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如果员工拒绝提供,则可以予以解雇。
3、程序要求
企业在解雇员工之前必须收集员工严重违纪的证据,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如果不按程序要求进行,企业将面临败诉的风险,并增加用工成本。
4、举证要求
根据司法实践,解雇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企业需要证明解雇理由充分且有确凿证据。因此,在解雇严重违纪员工之前,必须收集充分的证据。收集员工违纪证据的方法因案件情况而异,但通常以下形式的资料可以作为证据:- 违纪员工的“检讨书”、“求情书”、“申辩书”、违纪情况说明等;- 违纪员工本人签字的违纪记录、处罚通知书等;- 其他员工及知情者的证词;- 有关事件涉及的物证,如被损坏的生产设备。如果物证不方便保留,则可以拍摄清楚的照片,并在照片上标明时间;- 有关视听资料,如当事人陈述事件的录音、录像;- 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处理记录及证明等。书面证据是最有力的证据,特别是有违纪员工签字的书面证据,应该尽量收集和保留。
5、收集证据的方法
- 建立日常书面行文制度和档案保管制度;- 对于经常违纪的员工,应及时记录违纪行为,并要求员工签字。如果员工不愿在处理材料上签字,可以采取扣罚工资的方式,并在工资单上注明处罚内容,要求员工在领取工资时签字。如果员工对工资数额有异议,应在7日内提出;- 对于有违法行为的员工,如赌博、盗窃、打架、吸毒等,可以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结论或记录可能成为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