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9-28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法定条件之一:
企业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面临破产,并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法定整顿期间是指企业为恢复清偿债务能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破产程序进行债务调整和企业整理的一种再建型破产制度。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可能会被债权人申请破产。如果企业只是暂时遇到困难,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后可以恢复清偿能力,企业可以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由法院宣布进入整顿期。整顿期由被申请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并负责主持。如果整顿期限结束后企业仍无法清偿债务,法院将宣告企业破产。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意味着企业经营极度困难。
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并确实需要裁减人员,可以进行裁员。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根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标准发放经济补偿金。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根据规定,公司进行裁员时,需按以下要求支付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即被经济性裁员)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