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22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当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当日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发工资或者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电话进行投诉,该电话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投诉电话。另外,劳动者也可以向当地劳动局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如果公司未能按时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劳动监察大队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如果劳动监察大队的协调不成功,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劳动仲裁的结论,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并要求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还会要求其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以下是用人单位未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
如果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书面提出离职,劳动者除了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和押金外,还可以主张获得经济补偿金,并要求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以及补缴社保等。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很简单,只需要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前往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立案。
关键在于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有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的证言(包括离职和在职的同事)、录音录像或其他带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具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以及带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的文件中的任意一项都足以证明劳动关系。
参见《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建立,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根据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