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何时中止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何时中止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2-07

 
74631
劳动关系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建立劳动关系的最重要证明是劳动合同,劳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中止劳动合同的,但要符合法律的规定,那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何时中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合同的中止条件

一、从时间角度看,劳动合同的中止条件包括:

1. 劳动者应征入伍或离职以履行国家规定的义务时,劳动合同应当中止或部分中止履行。

根据《兵役法》第56条和《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第11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在入伍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退伍后原则上应该返回原单位继续工作。

2. 劳动者因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而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时,劳动合同可以中止或部分中止履行。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暂停劳动合同的履行。在暂停期间,用人单位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如果劳动者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可以要求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赔偿法》进行赔偿。如果劳动者被判犯罪,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中的一方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劳动合同时,另一方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中止或部分中止劳动合同的履行。

例如,如果用人单位停产、转产、机构调整或联营,与此相关的期限可以作为劳动合同中止的条件。另外,如果劳动者意外失踪,也可以作为劳动合同中止的条件。但是要注意,劳动者意外失踪并不一定导致劳动合同的终止,只有当劳动者因下落不明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劳动合同才会终止。

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一致协议,可以中止或部分中止劳动合同的履行。

二、劳动合同中止的特点

(1) 在中止之前,当事人之间已经建立了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在劳动法的调整下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与劳动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中止是基于劳动合同这一明确的法律关系基础上进行的。

(2) 中止行为通常需要双方的合意或直接援引法律规定,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当事人基于单方意思而实施的片面中止行为。中止的原因取决于合同期内当事人是否能够实际履行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原因,除非当事人涉嫌故意犯罪。

(3) 中止期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被冻结或呈现明显的失衡状态。这是由《劳动法》的性质决定的,权利义务的失衡通常意味着用人单位在此期间不能减轻其法定义务。

(4) 中止不同于"解除"或"终止",它意味着当事人对中止期满后重新履行权利义务的一种法律承诺或法律强制。

(5) 中止有一定的期限,但期限的长短取决于中止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劳动合同的中止期限有上限,但没有下限。

三、劳动合同不得终止的情况

当劳动合同期满或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时,如果劳动者同时符合以下情形,并且没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也没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也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合同的期限将顺延至下列情况消失:

(一) 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二)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

(三)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1.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丢失怎么补办
  2. 公司入职后可以随时辞职吗
  3. 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怎么写
  4. 厂里辞退有工资吗
  5. 双倍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什么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公司试用期7天没工资合法吗
  2. 劳务分包缴什么税
  3. 休产假期间被裁员怎么赔
  4. 老板口头辞退员工有效吗
  5. 劳务纠纷能申请法律援助吗
  6. 没劳动关系劳动监察可以处理吗
  7. 内退人员发生争议是否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