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0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和第六十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有义务向被派遣劳动者告知劳务派遣协议的具体内容。劳务派遣单位不得扣留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同时,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也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如果用工单位没有同类岗位的劳动者,那么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将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相近岗位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如果符合该办法第三条的条件,将享受年休假。
如果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有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需要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如果这个支付的天数多于被派遣职工全年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那么该职工将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如果支付的天数少于被派遣职工全年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的年休假天数。
在新政策实施之前,劳务派遣工面临着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权的问题,同时社保福利待遇也较低。当遇到工伤或突然辞退等情况时,劳务派遣工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新政策的实施将为劳务派遣工提供有效的维权保障。
根据新政策的明确规定,今后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同时,用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的数量,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不得超过用工总量的10%。超过这个比例的单位需要在2年内进行调整。为了保障劳务派遣工的权益,劳务派遣单位需要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应明确工作岗位的性质、工作地点、派遣期限、社保缴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事项,同时还需要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确定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报酬数额。
如果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劳务派遣单位需要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需要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