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转移15天后有经济补偿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劳动关系转移15天后有经济补偿吗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08-19

 
73593

劳动关系转移的定义

劳动关系转移是指将员工的劳动关系从原用人单位转移至另一家新用人单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由原用人单位、新用人单位与员工一起签署三方协议,员工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与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转移是否能要求经济补偿金

通常情况下,劳动关系的转移并非出自劳动者本人的个人意愿。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法律规定,在转移前后的工作年限是连续合并计算的。因此,无论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享受法定带薪年休假,都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劳动者能否获得离职经济补偿金,主要取决于业务划转过程中原公司与新公司之间达成的协议。如果双方约定由原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员工将来在新公司离职时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年限,仅从入职新公司以后计算。如果双方约定,原公司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是由新公司一并承担将来员工离职时的经济补偿金,那么员工主张现在获得经济补偿金将不会得到满足。

劳动关系转移到子公司的处理方式

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对于劳动关系转移,有两种处理方式:

方案一:原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工龄清零后再入职子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然后,员工可以重新入职子公司,但工龄将从零开始计算。

方案二:解除劳动关系手续,与子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与母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并与子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新合同中应明确注明将原公司的工龄合并计算为子公司的工龄等具体条款,以避免员工的工龄被忽略。如果员工不愿意转到子公司,原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解除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集团公司下属不同法人间调转的处理方式

如果员工在集团公司下属不同法人之间调动,处理方式取决于劳动合同的方式:

如果是通过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方式,即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合同,新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在两个单位的工作年限是不连续计算的。

如果在原单位的劳动关系没有终止,而是通过集团调动的方式,由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工作,那么工作年限需要连续计算。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时,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如果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计算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延伸阅读
  1.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2. 员工安置问题与企业损失
  3.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4.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
  5.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2. 实习期是否应该支付工资
  3.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4.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5. 劳务分包资质标准
  6. 试用期因怀孕被辞退的补偿标准
  7.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