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期限届满后不能终止的情况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劳动期限届满后不能终止的情况是什么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09-21

 
72714
劳动者跟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大多是包括有合同期,在规定的合同期里面双方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一般在合同期到了之后,这份合同是有机会终止的,只是有些特殊的情况例外。劳动期限届满后不能终止的情况是什么?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劳动期限届满后不能终止的情况

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此外,对因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

工伤致残的职工

在目前工伤保险和残疾人康复就业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对因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仍由原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医疗等待遇。工伤致残1至6级的、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也不能到期终止劳动合同。

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规定

医疗期

医疗期是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的期限。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具体规定如下:-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医疗期的计算规则如下:- 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12个月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计算。在具体的审判实践中,在终止合同期限届满前的病休时间,按上述规定及计算方法计算,此后差多长时间延长多长时间。

孕期、产期和哺乳期

女职工孕期是指自怀孕时起计算,以医院证明至生产时止的期间。产期是自生产时起,或自产前15天,产后75天共90天,难产的增加15天。流产的产期,4个月以下的15-30天,4个月以上的为42天。哺乳期为孩子1周岁内。根据以上规定,三期内女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后,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应顺延至三期期满为止。

工伤致残的处理

工作期间造成职工人身伤害或职业病的,经工伤鉴定部门确认构成1-10级伤残的,除犯罪违法、自杀自残、斗殴酗酒、蓄意违章以外,均应认定为工伤。经鉴定,致残1级至4级,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保留劳动关系。参加工伤保险的,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而鉴定致残5级至6级的,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7级至10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选择劳动合同期限的原则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企业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表明的建立的劳动关系自何时开始至何时结束。根据《劳动法》第20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根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确定劳动合同期限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合法的原则。只要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即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根据协商一致的原则决定是否续订合同。如果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并且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1.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2. 仲裁裁决书关于原告与被告劳动纠纷的裁定
  3. 证明
  4. 工伤代理律师收费20%高
  5. 如何撰写合同到期不续签申请书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合同到期公司未续签是否视为续签
  4.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5.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6. 第一章:劳动规则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下载

  1. 劳动管理制度范本
  2. 一人有限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3. 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范本
  4. 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