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人死亡如何处理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1-26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人死亡的处理方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因此,若符合工伤死亡认定条件,工人的家属仍然可以依法申请工伤死亡认定,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工伤认定条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 患职业病的;
-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视同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个人申请工伤认定程序
如果用人单位在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以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携带以下材料:
- 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 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 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 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交通事故的)
- 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 受伤员工委托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属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
- 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形外,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双方应当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
-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 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