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劳动合同变更的一方应提出变更要求,并明确说明变更合同的理由、内容和条件,并要求对方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答复。
合同另一方在接到变更请求后应及时答复,并明确告知是否同意变更。
当事人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应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协议应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并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在有效期内出现履行障碍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和变更。以下情形之一,合同双方可以变更合同:
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双方协商一致。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
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完全履行。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等。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修改。
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所在岗位与其职业技能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提高了一定等级等,造成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继续履行对劳动者明显不公平。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在工作中,如果对劳动合同不满意需要进行变更,应与用人单位进行合理的交涉,以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建议使用法律手段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如果情况复杂,可以考虑咨询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