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27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发展一个人以上就构成传销。但是,如果发展传销活动的人员达到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就构成组织和领导传销活动罪。
一、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的认定问题
传销组织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传销组织通过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并以此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如果传销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达到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应对组织者和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一个人组织和领导多个传销组织,或者在单个或多个组织中的层级已达三级以上,可以将各个组织中发展的人数合并计算。
如果组织者或领导者形式上脱离原传销组织后,但仍从原传销组织获取报酬或返利,原传销组织在其脱离后发展人员的层级数和人数,应计算为其发展的层级数和人数。
在办理组织和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时,如果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逐一收集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的言词证据,可以结合依法收集并查证属实的缴纳、支付费用及计酬、返利记录,视听资料,传销人员关系图,银行账户交易记录,互联网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等证据,综合认定参与传销的人数、层级数等犯罪事实。
传销者常常使用一些伎俩和套路,使消费行为与经营行为模糊起来。他们可能以投资经营行为为名进行前期宣传,但在后期让参与者不知不觉成为消费者;或者以消费行为为名进行宣传,但后来让参与者变成投资者。甚至还可能引用令人模糊的概念,如"消费资本化",使参与者在投资与消费之间迷失。这给参与者在法律上的维权带来了很多困难。
传销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者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项目投资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投资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
在《禁止传销条例》中,层级关系是一个重要概念。但是,仅仅存在层级关系并不一定涉嫌传销,必须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相结合。例如,村级社区商店的商品可能有五六个级别的层级关系,但这是正常的销售行为。因此,传销涉及的客体是复杂的,常伴随着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侵犯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传销活动的主要客体要件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