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招投标市场是否存在社会资源浪费的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我国的招投标市场是否存在社会资源浪费的问题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1-26

 
70656
招标投标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交易方式。无论是企业招标投标,还是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招标投标,都存在这种哪种的问题。那么,我国的招投标市场是否存在社会资源浪费的问题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招标市场存在社会资源浪费的问题

我国的招标市场存在着社会资源浪费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招标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以及提交的多份文件资料的浪费。

一、招标投标的定义

招标投标是指交易活动的发起方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标的特征和部分交易条件,按照依法确定的规则和程序,对多个响应方提交的报价及方案进行评审,择优选择交易主体并确定全部交易条件的一种交易方式。根据竞争开放程度的不同,招标投标可以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

二、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异议

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异议,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被称为质疑。质疑是指投标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开标、评标结果等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从而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向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提出疑问并主张权利的行为。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有权向招标人提出异议。而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

三、社会资源浪费的定义

社会资源浪费是指由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或资源配置机制不科学而产生的浪费现象。这种浪费可以是由于资源未充分利用或过度消费性使用而造成的损失。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5月22日的“生物多样性日”上发布了《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报告》,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全球渔业资源减少了90%,1/3的两栖动物、1/5的哺乳动物和1/4的针叶树种濒临灭绝。大自然调节气候、空气和水源的能力也大幅下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冲击越来越多。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心支柱,如果环境领域的目标无法实现,脱贫、消除饥饿和疾病等其他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成立“环境监督部”,专门监督全球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并及时发出警告和提出建议。报告还呼吁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认真采纳科学家们的建议,推动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在2010年底前扭转生物多样性被大幅破坏的趋势。

延伸阅读
  1. 浪费司法资源
  2. 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的条件
  3. 民法典的合同履行的原则有什么规定
  4. 土地确权政策具体规定
  5. 谎报刑事案件的处罚

招标投标热门知识

  1. 资格审查
  2. 招标代理合同
  3. 工程建设招投标问题简介
  4. 合作管理协议
  5. 招标投标法规定
  6. 公开招标三次流标后的处理方法
  7. 投标有效期的含义和法律责任
招标投标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