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保证金如何退还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1-31
招标和投标是我国进行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方式,对工程施工进行招标的目的是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和获得最好的施工质量,投标者投标时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那么招标保证金退还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招标保证金退还的程序和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57条第2款规定,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后的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一、招标保证金退还的规定
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招标保证金退还的具体规定如下:
-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第44条规定,在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应当一次性退还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如果招标文件中规定了给予未中标人经济补偿,也应在此期限内一并支付。
- 《关于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行工程建设合同担保的若干规定(试行)》第20条规定,如果投标人采用保证金担保方式,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的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 《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2010修正)》第38条规定,招标人收取投标保证金后,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的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 《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第41条规定,招标人收取投标保证金后,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五日内,应当向除中标人和中标候选人外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合同签订后五日内,应当向中标人以外的中标候选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二、招标保证金不退还的情形
根据规定,在以下情况下,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 投标人在投标函规定的投标有效期内撤回其投标。
- 中标人在规定期限内未能:
- 根据规定签订合同或接受对错误的修正。
- 根据规定提交履约保证金。
- 投标人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取中标。
三、投标保证金的作用
投标保证金对投标人的投标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保证招标投标活动的严肃性。
招标投标是一项严肃的法律活动,招标人的招标是一种要约邀请行为。投标人作为要约人,在递交投标文件后即意味着响应招标人发出的要约邀请。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至招标人确定中标人之间的这段时间内,投标人不能要求退出竞标或修改投标文件。一旦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合同即告成立,中标的投标人必须接受并受到约束。否则,投标人将承担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并面临投标保证金被没收的法律后果。投标保证金能够对投标人的投标行为产生约束作用,这是其最基本的功能。
此外,投标保证金还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弥补招标人的损失。根据法律规定,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百分之二,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投标保证金的形式也反映了投标人的实力。采用现金、支票、汇票等形式的投标保证金直接考验投标人的流动资金状况。而采用银行保函形式的投标保证金,则需要银行对投标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考察,这反映了投标人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