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国内进行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时,必须进行招标: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
这些项目对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选择。
由于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涉及公共资金的使用,为了确保公正、公平和透明,必须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选择。
这些项目涉及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为了确保这些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必须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选择。
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招标人通过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招标人通过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时,应当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
招标公告应当包括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重要信息。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时,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信誉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投标邀请书应当包括相关法律和规定中规定的必要信息。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如果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类项目,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如果投标人少于三个,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和资格条件。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如果联合体中标,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也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投标人不得以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如果评标委员会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可以否决所有投标。如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所有投标被否决,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在确定中标人之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并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如果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中标人应当按照要求提交。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中标人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但必须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并承担相应责任。
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