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房怎么进行拍卖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0-19
抵押物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委托拍卖并与拍卖人签订委托拍卖合同。达不成协议的,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样就能最快的进行债务的偿还,那么,抵押房怎么进行拍卖?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接受拍卖委托
当房地产卖方有意将房地产拍卖业务交于拍卖行,并且拍卖行也有意承接该业务时,双方应在卖方向受理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明确委托后签订委托协议书。
为了进行房地产拍卖委托,一般需要提供以下相关证明文件:
1. 房地产拍卖标的的产权证
2. 产权人身份证明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 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和法人授权委托书
4. 对拍卖房地产有处分权的证明文件
5. 如果产权证上标明是共有的,需出具共有证书及出具其他共有人同意出售的经过公证的委托书
6. 拍卖房地产的详细资料,包括权属、位置、数量、面积、性质、使用年限和当前使用情况、地图等
7. 其他有关证明资料或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8. 如果拍卖委托人是受托人,还需要出示房地产的权利人出具的经过公证的委托文件
拍卖房地产标的确认和调查
拍卖行应对委托人提供的产权证明、有关文件批文、证明材料进行进一步核实、取证,并进行现场勘察。文件和资料核实内容主要包括:
1. 拍卖标的与所提供的房地产权利证明是否一致,产权档案所标明产权人与产权证上产权人以及卖房人是否一致
2. 产权来源是否清楚,如新建、翻建,是否有规划、用地、施工管理等单位的批准文件,是否领有新证
3. 房地产面积是否与房地产测绘部门出具报告一致
4. 产权证中”他项权利”一栏是否存在抵押登记或租赁权登记等其他权利登记
5. 是否有被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文件
6. 是否有他人声明对该房地产享有权利的文件
7. 是否有产权证丢失的记录;现持产权证是原证,还是新证;是否登报声明
8. 是否有关于产权纠纷的记录,处理情况如何
9. 是否在拆迁范围,在被冻结和禁止买卖的范围内
10. 土地来源和变更情况,包括用地性质、划拨、出让、转让、土地使用年限和剩余使用年限、用途变更及其他
接受委托、签定委托拍卖合同
在具备接受拍卖委托条件后,按照《拍卖法》的要求,结合所拍卖房地产标的的特点签定委托拍卖合同,对有关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一般房地产委托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委托人、拍卖行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代理人
2. 委托房地产的名称、坐落、土地面积、建筑面积、用途及使用年限等
3. 拍卖房地产的交付方式、价款的支付方式
4. 拍卖费用条款、佣金及其支付方式
5. 拍卖方式和期限
6. 拍卖程序中止和终止的条件
7. 违约责任
8. 签约日期和合同的有效期限
9. 拍卖底价
10. 其他需要约定的条款
房地产估价及底价确定
1. 房地产估价
具体工作如下:
(1) 选择房地产估价机构及对估价师的资格进行确认
(2) 提出估价目的
(3) 与评估机构签定委托评估协议,提供评估所需的资料
(4) 与评估师一道现场看房,获取评估所需的现场资料
(5) 评估师出具评估报告
2. 拍卖底价和起拍价确定
拍卖底价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1) 卖标的房地产估价报告。评估报告应该由具有资质和经验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出具
(2) 双方对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加以分析。这些因素的分析对确定房地产拍卖标的的底价、起拍价和加价幅度也是有益的
(3) 拍卖行的经验
(4) 在与委托人共同对估价报告和各种因素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并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拍卖底价和起拍价
发布拍卖公告,组织接待竞买人
公告信息内容应包括:
1. 委托人、拍卖行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代理人
2. 拍卖的时间、地点
3. 拍卖房地产的基本情况:
- 委托房地产的名称、坐落、土地面积、建筑面积、用途及使用年限等
- 拍卖房地产的使用、占用或租赁情况
- 产权性质
4. 拍卖房地产转让后应交纳的税费
5. 竞买人的条件
6. 竞买保证金
7. 拍卖方式
8. 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现场拍卖阶段
拍卖行、竞买人按公告的时间、地点,以正常的拍卖程序、规则对拍卖房地产进行公开叫价。应价最高者为买受人;反之,拍卖行宣布不成交并撤回拍卖标的。
产权过户
现场竞买成功后,一般情况下,买受人应立刻交纳成交价一定比例的款项作为定金,并在拍卖行的协助下与委托人签定拍卖房地产的转让合同书,协助买卖双方做好房地产权属转移和登记等各项工作,以最后取得房地产产权证书或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窗口受理单为止,拍卖过程才告最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