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是怎样适用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程序法律知识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是怎样适用的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6-26

 
69438
一问题的提出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的行使问题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定义和背景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其股权的权利。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出价者的买卖方式。在强制拍卖程序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面临一些困难,因为拍卖程序强调价高者得,而股东优先购买权则强调股东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这种冲突导致了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在拍卖程序中的否定态度。因此,如何协调这种冲突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的行使可行性

笔者认为,在强制拍卖程序中应该承认股东优先购买权,理由如下:

  1.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法定民事权利,是由法律直接创设的,可以对抗第三人的民事权利。如果要否定股东优先购买权,必须有其他更优越的优先权出现,但拍卖作为一种买卖方式,并不能决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2.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期待权,它随着基础关系的产生和消灭而产生和消失。股东优先购买权从公司成立时开始存在,而不是在股权转让时产生。股权转让只是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一个条件。因此,拍卖不能无端否定或剥夺早已存在的股东优先购买权。
  3.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资合兼人合的特点,有一定的封闭性。法律赋予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持股东之间的亲密关系,保障股东及公司的合法权益。为了公司的稳定和发展,也不宜在拍卖程序中否定股东优先购买权。
  4. 针对上述否定观点,笔者认为在拍卖之前,应向竞买人告知其他股东保留优先购买权的情况,然后由愿意竞买的人参加竞拍。这样既保护了其他股东的法定优先购买权,又未侵犯其他竞买人的利益,同时还能保障拍卖的竞争性。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的具体行使方法

在强制拍卖程序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跟价法:法院通知优先购买权人直接参与竞买,与其他竞买人一起竞价,最高出价者获得股权。这种方法使得“同等条件”无从产生,因此无法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
  2. 询价法:法院通知优先购买权人到拍卖现场,但不直接参与竞价。最高出价产生后,拍卖师询问优先购买权人是否愿意以该最高出价购买,如不愿购买,则由最高出价者购得。如此反复,直至其中一方退出,拍卖成交。
  3. 底价法:在股权交由拍卖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优先购买权人出价承诺购买,拍卖以该承诺出价为底价。如果无人出价,优先购买权人以该承诺出价购买股权;如果有人出价,优先购买权人丧失购买股权的机会。
  4. 拍后法:在股权拍卖程序结束后,询问优先购买权人是否愿意以最高出价购买股权。如果愿意购买,则最高出价者丧失购买机会;如果不愿购买,则最高出价者可以购买。

笔者认为,在强制拍卖程序中,应采取询价法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然而,当股东愿意以最高出价购买股权时,再次询问最高出价者是否愿意加价是多余的,因为这样会与跟价法相似,使股东优先购买权无法行使。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的具体行使程序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在强制拍卖程序中设计以下具体行使程序:

  1. 在发布拍卖公告前,法院通知公司和全体股东股权将被强制转让,并要求全体股东在接到通知后的20日内书面确认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
  2. 拍卖公告中明确对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人数和名称。
  3. 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应到现场等候最高出价产生,否则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4. 最高出价产生后,拍卖师在落槌之前询问保留优先购买权的股东是否愿意以最高出价购买股权。如果股东愿意购买,则该股权由优先购买权人购得;如果股东不愿购买,则由最高出价者购得。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强制拍卖程序中股东优先购买权持肯定态度,但对于具体行使方法缺乏明确规定。新《公司法》也没有详细说明。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采用了跟价法。笔者认为,应该采取询价法作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能够遵守拍卖规则,同时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购买权。

延伸阅读
  1. 股权转让协商不成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2. 股权转让本人是不是能不去
  3. 已质押的股权能否转让
  4. 股权可以禁止对外转让吗
  5. 合伙企业未来可以增加和变更股东吗

拍卖法热门知识

  1. 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殊性
  2. 知识产权评估的实施
  3.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4.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5. 司法拍卖股权缴税流程
  6.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
  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本公司的拍卖规则,佣金支付标准如下:
拍卖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