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型投资基金法律关系模式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基金法 > 基金法法律法规 > 基金法法规法律知识

契约型投资基金法律关系模式的区别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7-16

 
64182
【基金法律常识】契约型投资基金法律关系模式的比较

契约型投资基金的法律规定和结构

瑞士模式

瑞士模式是一种契约型投资基金的结构,通过一个名为“集合投资契约”的合同来规范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这个契约可以指定托管人,也可以没有托管人。如果有托管人,该托管人也是合同的当事人之一。在瑞士模式中,投资基金被视为一个组合资产,保存在独立的账户中。因此,虽然基金契约没有引入明显的新主体,但独立的账户已经实际上与投资者和管理人分离并独立存在。这种契约型基金的独立性不明确,代表了未引入信托制度的民法法系国家对投资基金的法律处理。

德国模式

德国模式,也被称为二元制模式,是德国在1956年制定的《投资公司法》中明确规定的投资基金结构。该法律的两个特殊设计是“特别财产”和“保管银行”。特别财产是由投资公司募集和管理的基金,根据其特殊的法律地位,投资公司和保管银行不能要求对其进行强制执行,而特别财产的权益由受益证券来表示。因此,特别财产与信托法中的“信托财产”没有区别,投资者的地位与信托受益人的地位也没有区别。通过两个契约来规定投资者、投资公司(管理人)和保管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一是投资者与投资公司订立信托契约。投资者购买受益证券时,成为信托契约的委托人和受益人,而投资公司则是受托人,作为“特别财产”的名义持有人,负责财产的运营;二是投资公司与保管银行订立保管契约。保管银行负责确保“特别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性,并根据投资公司的指示处置该财产,同时监督投资公司依照信托契约办事,并对其特定违法行为提起诉讼,甚至有权停止投资公司行使权利。因此,该法律以特别财产为核心,规定了投资公司、保管银行和受益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保管银行在这里起到基金的守卫者的角色,与美国投资公司法中的保管银行不同,其权限更广、功能更大。

在德国模式下,投资基金的三个当事人并没有像日本法那样统一结合在一个法律关系中,而是通过信托契约和保管契约分别规范三个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通过投资者与管理人之间的信托关系来保证投资者在发生纠纷时可以直接向管理人主张权利,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然而,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投资者与保管人之间不存在契约关系,一旦保管银行违反其义务,投资者无法直接向其主张权利,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本质
  2. 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本质是怎样的
  3. 契约型投资基金分为哪两类
  4. 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基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风险准备金的定义和作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3. 基金:一种特殊类型的信托
  4. 如何构建风险较低的基金组合
  5. 公告送出日期:2014年12月9日
  6. 交易便利
  7. 契约型投资基金法律关系模式的区别
基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