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计算方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明确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计算方法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1-01

 
61777
最高人民法院5月17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对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予以明确。该司法解释自5月18日起施行。

民事诉讼法修订: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

引言

根据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对于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被执行人,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不同地区的法院以及同一法院的不同执行法官对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计算存在着差异,导致同类执行案件的处理结果相差甚远。

司法解释的规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司法解释对于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在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时,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计算。如果执行款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那么应当根据比例原则,按照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进行清偿,除非当事人在执行和解中另有约定。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具体计算方法

此外,司法解释还进一步明确了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具体计算方法。根据司法解释,清偿的执行款等于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加上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而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于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乘以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乘以2再乘以迟延履行期间。以上是对于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解释和规定,旨在统一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以避免司法实践中的不一致性问题。(记者袁定波)
延伸阅读
  1. 逾期借款的法律责任及计算方式
  2. 处理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程序规则都有哪些
  3. 处理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程序规则是什么
  4. 处理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程序规则是怎样的
  5. 处理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程序有哪些程序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