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28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在成立时即生效。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方能生效的,就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这里的行政法规指的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而不包括地方法规和部委规章。
从这一条文中可以看出,只有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明确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方能生效的合同,才需要在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才能生效,否则就不生效。这一条文排斥了部门规章的适用,其中隐含着如果部门规章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方能生效的,不能参照该条规定。此外,该法条还规定,法律和行政法规中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方能生效的,必须是强制性规定,而不是倡导性规定,否则该条规定不能适用于确认合同不生效。
著作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依法将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权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财产权的价款优先受偿。出质人可以是债务人或第三方,而质权人是债权人。著作权出质人必须是合法著作权的所有人。如果著作权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拥有的,出质人则为所有著作权人。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必须订立书面合同,并在登记机关进行登记。著作权质押合同从颁发《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证》之日起生效。
根据我国《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办法》的规定,国家版权局是负责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管理机关。国家版权局指定专门机构进行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并收取相应的登记费。
著作权质押合同的登记应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前往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但是,出质人或质权人任何一方持有对方的委托书也可以申请办理。
当事人申请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时,应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文件:
质押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