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16
仓储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保管合同,其本质仍然属于保管合同的范畴。其目的在于对仓储物进行保管,即对物品进行堆积保管。根据《合同法》第395条的规定,如果仓储合同没有特别规定,应当适用保管合同的相关规定。尽管二者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但仓储合同由于其特殊性质而具有显著的法律特征。
仓储合同与一般保管合同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仓储合同中承担保管货物的一方必须是仓库营业人。仓库营业人可以是法人、个体工商户、合伙或其他组织,但必须具备仓储设备和专门从事仓储保管业务的资格。仓储设备指的是用于储存和保管仓储物的必要设施,这是保管人从事仓储经营业务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从事仓储业务的资格要求保管人必须获得专门从事或兼营仓储业务的营业许可,这是国家对保管人从事仓储经营业务的行政管理要求。在我国,仓储保管人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从事仓储保管业务并取得营业执照。
仓储合同的标的物必须是动产。存货人将仓储物交付给保管人,由保管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储存和保管。因此,根据合同性质,存货人交付的仓储对象必须是动产,即不动产不能成为仓储合同的标的物。
在仓储合同中,作为动产的仓储物并不像一般保管合同那样必须是特定的物品或特定化的种类物。存货人交付的货物可以是一定数量的特定物品,也可以是一定品质数量的种类物品。通常情况下,当仓储保管期限届满或根据存货人的要求进行仓储物品返还时,保管人一般采取原物返还的方式,而不是用其他物品替代。
根据《合同法》第381条的规定:“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可以明确看出,仓储合同是一种双务性、有偿性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386条的规定,仓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仓储费。根据《合同法》第392条的规定,如果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逾期提取仓储物,保管人应当加收仓储费。因此,仓储合同具有双方都有义务、有报酬的特点。
根据各国立法例以及我国合同立法的实际情况来看,仓储合同属于一种不要求特定形式的合同。尽管法律规定在接受储存货物时保管人应当给予存货人仓单,但仓单仅作为提取或存入仓储物的凭证,并非合同本身。在仓储合同为品头合同时,仓单只是仓储合同的证明,尽管在此情况下可以将仓单视为合同,但它仅仅是一份凭证,不是仓储合同成立的必要形式要求。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仓储合同是一种诺成契约。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仓储合同应该是一种实践合同,即除了存货人和保管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需要存货人将仓储物品交付给保管人。实际交付标的物是仓储合同生效的要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82条规定,仓储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进一步确认了仓储合同的诺成性质。
在仓储合同中,存货人交付的货物已经交付或行使返还请求权,可以以仓单为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