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30
根据承揽合同的特殊性质,承揽人的特殊技能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因此,如果承揽人死亡或丧失了继续工作的能力,合同无法保证达到定作人的目的,因此合同应当终止。如果承揽工作的完成并不依赖于承揽人个人的技能,可以由第三方继续完成,如承揽人的继承人。然而,继续完成工作需要定作人的同意,如果没有定作人的同意,合同不能自动继续。如果定作人明知他人继续原承揽工作却未否认,应视为默认。
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是合同终止的一般原因,承揽合同中当事人的人格因素尤其重要。定作人死亡后,其继承人继承其所有权利和义务,但承揽合同的目的具有特殊针对性,继承人未必能接受定作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如果定作人的继承人愿意接受承揽人将来要完成的工作成果,合同可以继续;如果继承人认为不需要该工作,及时终止合同可以避免浪费。因此,定作人死亡后,继承人应及时通知承揽人是否继续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如果继承人未通知承揽人导致承揽人完成工作,继承人不能以合同自动终止为由提出抗辩。尽管我国《合同法》未明文规定,但我们认为应该作此解释,否则将对承揽人不公平。
承揽人或定作人被宣告破产是否导致合同自动终止存在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承揽人或定作人的破产并不自动导致合同终止。日本民法第642条规定:“定作人受破产宣告时,承揽人或者破产管理人得将契约解除。”《合同法》讨论稿曾将承揽人与定作人的破产均作为合同自动终止的原因。在定作人被宣告破产时,承揽人若继续工作,其后续工作是否得到破产管理人的承认存在疑问。此外,定作人被宣告破产后可能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继续工作难以获得全部报酬,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认为合同自定作人被宣告破产时起自动终止;在承揽人被宣告破产时,原则上合同应当自动终止,因为承揽人已失去继续完成工作的能力。然而,如果承揽人的破产管理人仍有能力继续完成工作,可以作为例外而不终止合同。在承揽人因被宣告破产而终止合同的情况下,定作人有权收回提供给承揽人的材料等物,其他债权人不能将该物作为破产财产计算。
然而,在上述合同终止情况下,如果承揽人已经完成的部分工作对定作人有用,定作人或其继承人应支付相应报酬。这种情况与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情况类似,定作人应根据承揽人实际工作支付报酬。《合同法》未对此作出规定,但按照一般情理,在上述情况下应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